衡阳日报讯(记者陈润)风云激荡的年即将落下帷幕。这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关键时刻:“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都在年争先恐后涌现在我们面前。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衡阳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明显进步。
年是收获的一年。衡阳被省委省政府赋予省域副中心城市历史使命,将衡阳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持衡阳建设现代产业强市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意志。在加快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的新征程。
疫情防控工作获李兰娟院士点赞
年初,一场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猝不及防。面对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批示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仅用38天实现48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清零,连续保持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社区传播零发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全省第二,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战双胜”。
面对大战大考,衡阳第一时间成立市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全国率先按下5A级南岳景区开放“暂停键”,大年初一即取消领导干部春节休假,全面转入战时状态,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迅速有力地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构建起“党政主防、部门联防、社会共防、民众自防”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核酸检测筛查试点,累计完成检测63万多人次,最大限度杜绝家庭式、社区式传染。注重数字赋能、精准防控,全面推行“大数据分析+网格化排查”,地毯式摸排6万余人。疫情防控“花桥经验”获国务院督查组肯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所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实行“三个一”救治,在全省首创中医专家直接进入隔离病区全程参与患者救治,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全市确诊病例治愈率达%。
全市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1.7万个党组织和37万名党员冲锋在抗疫最前沿,5.2万名党员干部放弃春节休假提前返岗,余名党员干部担任驻企业社区防疫联络员,党旗始终在防疫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坚持“同饮一江水、湘鄂一家亲”,先后派出4批次94名医务人员及公安干警紧急驰援黄冈、武汉,全员平安载誉归来......“天使白”“橄榄绿”“公安蓝”“志愿红”“马甲黄”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绘就出新时代的最美画卷。
“衡阳发展很好,疫情防控的也很好!”12月13日,来衡参加年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衡阳的疫情防控工作,她给予高度评价。
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定期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遗余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悠悠万事,项目为大。坚持以省市重点项目引领项目投资、以稳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市投资完成进度为近年最好水平,充分发挥了稳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创新建立产业发展“链长制”,优势产业链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特变电工云集5G科技产业园、衡阳高新电商产业园、湘南湘西高新软件产业园、衡阳人力资源现代产业园、比亚迪车灯、杉杉奥特莱斯等项目竣工投产或开园。28个省重点项目、11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万魔声学、华侨城、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等23个项目完成投资超时序进度,平均投资完成率达%。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2亿元、占年度任务的94.9%,提高44.3个百分点。
早在年初疫情防控的最紧要关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仗并作一仗打,稳妥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用最短时间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以超常规举措对冲疫情影响,全面开展“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争先创优、“投资促进周”“援企服务、助力倍增”等活动,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十条意见”和稳楼市“十七条”等硬核措施,成为全省第二个开复工率达%的市州。
经济运行呈现出逐月向好、逐季回升的良好态势,支撑经济发展的“硬指标”大多位居全省前列。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全省第三。新增“四上”单位家,同比增长%,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超过家,创历史新高。全市市场主体达37.5万户,市场主体和企业总数均居全省第二。
粮食生产形势为近年最好,粮食播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粮食安全工作为全省贡献“衡阳经验”。获评全省畜牧水产、生猪稳产保供先进。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休闲农业年接待人数超过0万人次。
成功举办第四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暨首届衡阳茶油博鳌论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总收入等降幅持续收窄,国庆假期南岳衡山景区接待人次全省排名第一,市场回暖态势明显。成功举办第二届社交电商峰会,全省首家直播学校祝融学院引领“直播带货”风潮,全市电商企业超过家,电商交易额常年位居全省第二。5A级物流企业实现破零。
改革再添新动力创新又增新活力
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7”创新创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科技财政公共支出增长.8%,高新技术产值、高新技术产品营业收入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市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家,预计净增量较去年翻一番,增速排全省一类地区第一。申请专利增速居全省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增速排全省一类地区第一。荣获省科技奖励18项,居全省第二。技术合同交易额有望突破18亿元、增长45%。县(市)区(园区)全部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破零。
成功举办年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31期“船山论坛”助力衡阳企业跨越发展。成立企业上市辅导中心,“五个一”体系推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承担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任务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斤,再次刷新世界纪录。“黄花菜不止于菜”项目获全国双创大赛一等奖,创我市最好成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成果,“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多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获年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政府服务热线荣获全国“服务之星”“抗疫争先”称号。农村土地承包证书基本颁发到位,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工作稳慎推进。“六微”模式提升机关党建水平入选“中国改革年度典型案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中期验收获评全国优秀。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石鼓区基层社会治理“五中心合一”、衡南县“校联体”、衡阳县乡村治理“梅花模式”等改革被湖南省乃至中央推介。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成功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中欧班列正式开通,综保区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高新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通过长沙海关验收,水口山五矿集团保税仓获批建设,航空口岸呈报国家口岸办审批,全市开放平台的集聚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南岳机场通航航线增加至18条,直飞北京首都机场航线成功首航。对外贸易合作遍及全球个国家和地区,与德国、巴拿马等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实现外贸“倍增”,与“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额32.1亿元,增长27.1%,衡阳的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
民生福祉更加厚实,不断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
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各项问题,在促进物质全面丰收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共建共享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决战姿态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应搬尽搬,高质量完成户人的年度减贫目标任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条件,累计32.2万人实现脱贫,国省脱贫攻坚考核验收组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夏季攻势”项目个,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松亭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通水,11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经验在全省推介。省定29项河长制重点任务全面完成,蒸水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市城区公交车全部替换成新能源车,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落户衡阳,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持续增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14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实现“十六连调”。三项社保费用征收实行大型企业减半、中小微企业免征,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完成市级养老服务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暨指挥中心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三落实”专项行动,城乡低保和残疾人两补实现双提标。
据统计,全市民生支出.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2.98%,卫生健康、社保、就业、住房等民生支出较上年大幅度增长。乡镇全科医生全覆盖、自然村通水泥路等2个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14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就业4.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左右。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有力,年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过8万人。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40%,城区大班额全面清零。加大房地产遗留问题处理,2.1万户房产办证问题得到化解,8多户群众拿到房产证。启动个老旧小区改造,石鼓区青山街道和陕西巷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全省示范......
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电影《援军明日到达》完成剧本创作,电影《英雄若兰》即将开拍。63件作品获评全省抗击新冠肺炎主题文艺创作优秀作品。成功举办夏明翰诞辰周年群众性纪念活动。市图书馆即将投入使用,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建设和罗荣桓故居、湘南学联纪念馆提质改造稳步推进,新增3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个项目列入全省“十四五”文旅规划备选项目库,华侨城、天子山火文化主题公园、丰家洲文创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持续开展“石鼓书院大讲坛”“三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被省委、省政府赋予省域副中心城市历史使命的衡阳,正处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万衡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踌躇满志,将以逐梦者的姿态,加快实施“一体两翼”战略,阔步迈上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新理想。